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·摩爾曾說過,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大約每經過18個月就會增加一倍。換句話說,處理器的性能約每隔兩年就會翻一倍。這句話作為經驗之談,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息技術發展的迅速,后來成為**的“摩爾定律”。
集成電路上的晶體管是調節計算機、移動電話和其他現代電子線路運行的基本構件。由于晶體管的快速響應和高精度,其**用于用于各種數字和模擬功能,包括放大、開關、穩壓、信號調制和振蕩器。
以英特爾4004的誕生為開端,52年的微處理器歷史已經書寫完成。近日,比利時微電子中心IMEC公布了一張統計圖,對比了1970年到2022年處理器芯片的晶體管密度變化。結果發現,52年間,CPU芯片晶體管數量已經提升了1億倍。可以說,?乎沒有?個領域像這樣發展迅速。
1971年,英特爾公司推出了世界上**款微處理器4004,這是**個可用于微型計算機的四位微處理器,它包含2300個晶體管;1974年,英特爾公司又推出第二代微處理器8080,其含有29000個晶體管。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,1993年英特爾奔騰處理器問世,其已經含有3百萬個晶體管;2002年英特爾奔騰4處理器推出,晶體管達到5500萬個。
截止到2010年,英特爾PC處理器中的晶體管數量每年以大約40%的速度增長。在隨后的幾年中,這一比例下降到一半。該公司服務器MPU的晶體管數量增加在2000年代中期至后期暫停,但隨后又開始以每年約25%的速度增長。
現在到了2022年,蘋果的M1 Ultra芯片做到了1140億晶體管,是52年前的1億倍。不過1140億晶體管的芯片也不會是終點,Intel還預計在2030年實現1萬億晶體管的創舉。
隨著工藝與集成度的不斷提升,晶體管尺寸漸近物理極限,繼續依賴縮小工藝制程獲取性能和經濟效益提升已困難重重。與此同時,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5G等領域的計算需求在海量增長,如何突破摩爾定律,成為算力經濟時代的一項新挑戰。
相關新聞